駭客大腦,拿回創造生命的力量

靜不下來的心

你有注意過,當自己沒有在專心做某些事,或是專心在想什麼的時候,自己是不是會擔心些什麼?或是會不自覺的評論自己或八卦別人?是不是在靜下來的時候就胡思亂想?唯有打開電視,聽音樂,或玩電動,才能讓自己停止胡思亂想?有時候想到跟自己有不愉快經驗的人,是不是會一再重複想像如何去報復,或是幻想看到他們倒霉?

我記得我在20歲的時候,第一任男友因為有了另一個女友而跟我分手的時
候,我曾經無數次重複想著,要如何拿刀去捅爛他的摩托車輪胎。當時根本沒有想到這樣的想法很奇怪。現在回頭觀察,會覺得當時自己是被這些想法帶著走。😂將近四十年前的事,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覺得有趣。幸好中間這幾十年,我演化到完全不同的境界。不再跑報仇的故事了。

你會不會覺得好奇,為什麼這些想法好像無法控制?反而覺得像是我們被這些想法管控了?2005年我曾經在拜倫凱蒂的一念之轉(英文版)裡讀到:當拜倫凱蒂躺在精神病院的地板上,一直重複思想,「我不值得睡在床上」,在她覺醒的那一剎那,她發覺:“We are not thinking. We are being thought.” 中文可以翻譯為:「不是我們在思想。 我們是被思想進入的」。如果我們能夠達到一個內心純淨的境界,專注在觀察自己的心理活動,我們會發現,我們不需要做些什麼,這些思想就會一直發生。為什麼這些想法會一直自動發生呢?

我從小到大,就是好奇寶寶。任何事都想要知道為什麼。如果遇見了不喜歡的狀況,就很希望獲得足夠的知識與工具來改變狀況。十多年的自我探索,成長,學習與療癒,我自己認為我獲得了許非常有價值的知識,歷練,經驗,工具以及改變生命的策略。如果不分享出來,讓大家可以應用我的知識與經驗來創造他們美好的生命,我自己會覺得這樣有點自私,感到過意不去,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以下的文章稍微冗長,但是我相信這些內容會是你這一生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20分鐘。


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

那個像是跑馬燈一樣靜不下來的心,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腦神經生物學家發現,當每一個人在獨處,沒有聚焦任何特定的人事物的時候,如果使用電磁共振掃瞄這些人的大腦,幾乎每個人的大腦都有很類似的發電模式。這個發電的區域,橫跨了幾個大腦皮層的區域,腦神經生物學家將這個發電的腦神經系統稱為「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

大腦細胞發電,表示這些細胞所相關的功能,思想以及感受,正在發生,我們正在體驗這些功能,思想以及感受。

「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基本作用

(下列資料部分取材於維基百科)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大腦預設模式網絡在啟動的時候,通常我們的心思活動會包括以下幾類:

1)與自我有關:自己的人生記憶
對於自我的特徵與描述
反映自己的情緒狀態
自我價值定位與批判
對自己的態度

2)與他人有關:評斷他人的對錯,好壞,應該不應該一類的道德判斷,評估,分類等。
顧慮他人有什麼需求,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了解他人的情緒,與感同身受的作用。

3)回憶過去:回溯陳年往事,過去事件的細節記憶
對於過去經驗的評判,滿意或不滿,
事情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

4)預想未來:
擔心憂慮
展望與計畫

5)經驗理解:
對於生命中人事物,做關連性的思考,推測,評斷,理解
記得並了解故事的描述

預設模式網絡在被動的休息狀態與放空時會啟動,人在放空時通常就會想到他人或自己、回憶過去與放眼未來。腦波圖的研究顯示,預設模式網絡在人結束手上工作的當下就會立刻開始活躍。

根據研究發現,當人在看電視電影、聽故事時,他們的預設模式網路會高度地與其它網路交互作用。當人不了解故事的內容時,預設模式網路就不會開始交互作用,也就是本網路與故事的理解與故事的記憶呈現高度的相關。

(維基百科內容到此為止)

DMN詳細解說

我個人認為,光是閱讀以上提及「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DMN」的基本定義,我們或許不會主動地去聯想,究竟這些心理活動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希望可以根據我個人觀察自己與他人的經驗提出來當作案例,讓您可以對自己的DMN有一些反思的頭緒。根據我個人的觀察,以及國外社會心裡學家,腦神經生物學家的歸納,我們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可以歸納成下列幾種形式:我們的大腦並不是單一選項,而是眾多選項都可能同時存在。

缺乏覺察空間的DMN
野蠻的DMN
消耗性DMN
滋養性DMN


缺乏覺察空間的DMN

我的案例:

我第一次結婚是26歲。當時先生的工作是美國國內地區性航空公司的副駕駛飛行員。他每次工作一出門就是三到四天,每天的航線會飛幾個不同的定點,晚上也會在不同的城市過夜。根據飛機不同的載客數量,飛行小組會有主駕駛,副駕駛,還有一到三位的空服員。有一次他跟我提到,晚上跟空服員去吃宵夜。當時對自己非常沒有自信心的我,就開始時時擔心,他會愛上美麗的空服員。我記得有些時候,我會胡思亂想,當時的我,相信自己所想的,所擔心的情景。有時候他下班回來我會跟他吵架。

當時的我,完全沒有覺察自己思想的空間。大腦裡面跑什麼樣故事,我的情緒感受就跟著這些故事跑。像這樣「相信自己所胡思亂想的故事」的狀況,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狀況。

案例1:

威銘(假名)的工作是個體經營的公關,年齡五十出頭。工作上的待人處事與人事管理的工作能力都還算有水準。個人的人際關係,常常因為胡思亂想地猜測他人的動機而感到慌張或害怕,並且沒有能力分辨大腦DMN所撰寫的故事是否真實。路人對他多看一眼,或是和善的搭訕,也會造成他感到緊張害怕,想要趕快逃走。他沒有什麼長期的朋友,也沒有辦法有親密關係。臉書的朋友,也是一言不合就刪。

案例2:

裕忠(假名)是一位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將近四十歲。他的中英文程度非常好,可以做翻譯的工作。家裡附近的鄰居如果對他微笑,他會認為別人對他有不懷好意的企圖。鄰居如果沒有表情地看他,他又會認為別人憎恨他。裕忠對於腦中浮現的想法,完全沒有覺察,質疑,以及反思的空間。

案例3:

羅寧(假名)是一位28歲,在一個親密關係裡的女性。原本在進入這個關係之前,男友與自己是一大群共同朋友裡認識的友人。這群共同朋友有男有女,有些也有年齡的間距。原本大家都是朋友,互相照應關懷。在開始與男友固定交往之後,羅寧開始擔心這些朋友會介入,或者破壞他們的感情,或是擔心男友對這群朋友之中的其他女性會產生好感而離開她。因為自己DMN的擔心與猜忌而有了這些想法,卻無法對自己的想法質疑,也沒有能力去求證,她就開始逐漸遠離這些朋友,並且對男友表達她的擔心,希望男友不要繼續跟其他的朋友來往。


創造內在空間的優點

缺乏覺察空間的DMN,除了會造成我們自己的困擾,讓我們無法享受有連結感的人際,家庭與親密關係,也會造成關懷愛護我們的人的困擾。幸好我們的腦細胞有很高的可塑性,透過正念以及覺知覺察的練習,我們能夠:

1)增加我們的內在「心思覺」的空間。心=感受,思=想法,覺=覺知覺察覺醒的「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地雷被觸發時的情緒反應降低,甚至有選擇空間。當我們與人互動的時候,也會發現我們對對方的言行舉止的詮釋過程,有一些覺知與做選擇的空間。

2)對DMN自動跑出的故事有做分析,詮釋,與選擇的空間。考量這些故事是否值得我們相信,我們對這些自動發生的想法可以如何看待,考量是否有不良童年經驗需要療癒等。

3)未來甚至可以有能力去修改我們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DMN」,讓DMN自動跑出滋養與愉悅的內容。

4)以上步驟的結果,是逐漸提升自己的情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與社交商 Social Intelligence。

  • 情商:個人內在世界裏,極具關鍵性,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創造良好人際關係的潛力。
  • 社交商:與人互動時,創造良好關係的能力,例如覺知他人的需求,同理心,聆聽,情緒共振能力,以及創造親近感的表達等。

5)當我們的情商與社交商提升,我們就有機會創造幸福愉快的生活與良好的人際,親子,伴侶關係。

所以創造內在空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基本環節,其重要性跟知道如何咀嚼吞嚥,如何走路,如何清洗自己不相上下。

要創造內在的覺察以及思考空間,我們會需要花時間練習大腦的意識聚焦功能,並且必須持之以恆,才能夠在大腦裡創造出有持續效果的大腦迴路。三到六個月之內,你會發現自己可以覺察並且有做選擇的能力。意識聚焦,在腦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是發展健全的神經系統,讓我們的大腦與身體功能以及各個不同部位的神經,有清晰的溝通與連結效果。


創造內在空間的意識聚焦練習

以下意識聚焦練習,基本上是讓我們的意識,心思覺,與身體有整合性的認知與連結;也具有整合全腦全身神經細胞的功能。以下條列出我們的意識可以聚焦的選擇。我們建議練習10-20分鐘,並不表示你必須在這段時間裡練習完所有的選擇。而是在每一個選項,花足夠的時間去聚焦與體驗。基本上,10-20分鐘您可能只能聚焦一個選項,也可能連一個選項都做不完。例如聚焦身體的肌肉,骨骼,內臟,我們可能會需要先找解剖圖,建立一個視覺印象,我們才能開始在身體裡面找到我們要聚焦的區域。(建立大腦跟這些區域的神經系統連結。)在此條列選項裡,有些可能練習非常容易,有些可能非常的困難,會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不過我有好消息,很難做到的練習,只是表示這些腦神經網絡發展有待進步。持之以恆,就會越來越容易越簡單。我們的全腦全身神經系統就發展的越完整。

每天至少花10-20分鐘練習聚焦下列:

1)五官運作時身體的細膩感受,呼吸,吞嚥,味覺,嗅覺,觸覺,聽覺
2)身體內部:肌肉,骨骼,內臟,與氣的循環
3)以完全接納並且不批判地態度體驗情緒感受,以及情緒感受在身體裡面的感覺
4)觀察心理活動思緒的進進出出,完全安靜不做任何的評論與價值批判
5)聚焦在身體之外的空間,或附近的物品的振動頻率(室內,戶外,以及大自然環境中練習,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6)自己與人之間的間距,能量的交流與連結

在靜心的過程,如果心思跑掉了,溫柔地把心思帶回一個五官的感受,再重新開始。您可以自行挑選不同的聚焦,創造自己的版本。

每天至少10-20分鐘,不需要很安靜的地方也可以做這些練習。例如搭公車或捷運的時候,都可以練習。上班中間的休息時間,做這些練習其實會幫助我們減壓。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每天可以做到一小時以上,效果會更顯著。

練習 1 跟練習 2,睡覺前躺在床上練習,有協助入眠的效果。

意識聚焦練習另外有一些前人分享良好的副作用:

  • 發現思考能力增加
  • 思緒比以前明晰
  • 脾氣變好(以前要忍的地方發現變得完全不在意)
  • 反應變得靈敏
  • 身體健康進步

在此我們僅是簡單地提出訓練的方式,相信有心於自我創建或自我挑戰的讀者們已經會選擇開始練習。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整理出數個不同版本的「意識之花的引導靜心」,協助您改善您的DMN。敬請期待!

我們必須先發展出一點點的內在空間,才有能力來觀察自己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所輸出的思想是屬於下列哪一些類型。有些人會用「小聲音」來形容這些思想。

野蠻的DMN

無論是對自己或他人,表達任何的羞辱,貶低,鄙視,厭惡,憎恨,仇恨,怨恨報復,都是屬於野蠻型的DMN,帶著暴力與攻擊的態度,如果是對著自己,可以算是一種自我心理虐待。下列是一些常見野蠻小聲音的例子:

1)你他媽的算哪根蔥?我他媽的算哪根蔥?
2)你憑什麼?憑什麼?憑什麼?我憑什麼?
3)我不會原諒你。(怨恨)你不值得原諒!
4)你以為我吃飽沒事做嗎?
5)我看你還是去死了算了!我還是去死了算了!
6)這麼丟人現眼!
7)你還要不要臉呀?
8)你給我滾出去,永遠都別回來!
9)你怎麼這麼沒水準?我很沒水準!
10)那麼差勁!什麼都不會!
11)沒有人會歡迎你的!沒有人會歡迎我的!
12)沒有人會喜歡你的!沒有人會喜歡我的!
13)你根本不值得人愛!我不值得人愛!
14)唉呦。很厲害嘛你。(挖苦或揶瑜)
15)你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我永遠都不可能成功的!
16)我不可能做得好的!
17)你令我感到噁心!
18)我還是放棄好了!
19)你永遠比不上別人!我永遠比不上別人!
20)你應該感到羞恥!我的存有是丟臉的!

我自己是視覺型的人,年輕的時候,我的DMN常常展現出視覺效果的故事,例如想像如何以行為去羞辱我不喜歡的人,或是去報仇。還有一些是觀想他們很倒霉的發生一些令他們很不開心的事。 例如走路撞到牆,或是跌倒。我的DMN曾經是非常野蠻的。現在的自己,已經成功地馴服野蠻的DMN,能夠享受靜下來的時間與空間。

消耗型的DMN

當我們的思想經常出現恐懼,擔心,恐慌,羞恥,膽怯,責怪,自責,懊悔,或是常常批評責怪自己做了什麼是不應該的,雖然沒有像是「野蠻的DMN」一樣充滿暴力與虐待的小聲音,但是這些想法對於我們的生命力(能量)來說,是處在常態性的消耗狀態,也就是我們會感到很無力,缺乏動力,生命奄奄一息,毫無生氣。甚至感到無望或絕望。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好像沒有存在的意義或價值。好像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對勁,但是卻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這是一個令人感傷的狀態。我記得我在讀小學跟初中的時候,讀的是私立學校。因為閱讀障礙而功課不太好,又是因為在私立學校,升學競爭壓力非常高,懲罰與體罰是常見的激勵方式。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讀書,但是又不是讀自己喜歡讀的科目,而是為了爸媽的期望而讀。生命裡充滿了毫無選擇的無奈,也覺得活著跟死了好像沒有什麼差別。現在的我,回頭看當時的狀態,還是感到些許感傷與嘆息。我不會希望任何人去體驗那種感受。

另外一種常見的消耗型DMN,是一直聚焦自己不滿的人事物或狀況,彷彿這世界沒有一件事是讓自己滿意的,生命充滿了苦楚。這樣的慣性思維,乍看之下只是充滿了苦楚。長時期下來,你會發現,我們生命中好像沒有任何人值得我們信任,值得我們保留,因為我們一再的去重新發電並且擴大我們「感到不滿不愉快」的腦神經迴路。而事實可能是我們已經失去了可以覺察「優點,美好,欣賞,感恩,價值與意義」的腦神經迴路,也就是說,我們失去這些創造快樂幸福與喜悅感的能力。

我很坦誠地告訴您,這樣的日子我過了將近四十年。現在回頭看,感到無限感激天賜的機緣讓我走出來。

或許你會希望知道,消耗型的DMN是否有機會轉型?當然有。我會推薦從對於現狀的不滿,找到憤怒。當然我不是建議您去發洩憤怒,也不是去對讓你不開心的人發脾氣,而是從內在身體的感受著手,容許自己對於現狀有憤怒與不滿的感覺,然後把憤怒導向改變現狀的動力。詳細內容請閱讀「憤怒的生命力」一文。

當我們在生命裏找到改變現狀的動力,我們才能夠應用這個動力開始策劃未來,策劃我們想要看到的轉變。或許我們沒有辦法自己做到完全的改變,但是當我們真心要改變的時候,能夠協助我們的人總是會機緣巧合的出現。

每一個人所面對的DMN慣性模式多少都有不同,請恕我無法提出一個大家都通用的方案。

滋養型的DMN

當我們DMN所自動發生的想法,

1)對自己或他人充滿了溫柔,寬容,關懷,同理,照顧,愛護,尊重
2)當我們環繞著過去的思想,泉湧的是感恩,滿足,欣賞,意義,價值,以及美麗的回憶
3)對於未來的觀想與策劃是充滿了希望以及與活力的

我們的DMN開始替我們的生命產生滋養的效果。生命會順流,容易,圓滿,並且充滿喜悅。

你相信當我們在靜下來胡思亂想的時候,有可能是讓自己感到愉悅並且享受的嗎?這不但是有可能,並且是做得到的。雖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牽涉到大腦全盤的重新修改,創造新的思想與感受迴路,讓舊有的迴路逐漸瓦解。

你記得在幼稚園的時候,第一次拿起鉛筆,到認識數千個中文字,可以寫出文章?我們第一次學習ABC,到可以使用英文與人交談,或是閱讀英文書,甚至以英文寫作,這中間我們花了多少年的時間,建立多少腦神經網絡?幸好,修改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比學中文,或英文要簡單許多。如果我們使用相同的時間與精力投入,有策略的來訓練並且擴展滋養型的DMN,以及其他相關的正向大腦迴路,三到五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讓自己充滿喜悅與享受的大腦。


DMN自我檢視

如果你學過使用肌肉測試,歡迎您把上述三種模式拿來檢試自己的DMN,找到自己目前DMN的狀況。也讓我們在自我探索與創建的路上,有數據可以做前後的比對。我們的目標,是要療癒野蠻的DMN,降低消耗型的DMN,擴展滋養型的DMN。未來展望三個模式加起來總數值是100%。我認為最合適的目標是:
野蠻的DMN: 0 %
消耗型DMN:10-20%
滋養型DMN:80-90%

以下三個模式加起來總數值是100%

  • 目前DMN狀況:100%
  • 野蠻的DMN: ————%
  • 消耗型DMN:————%
  • 滋養型DMN:————%
  • 對於生命總值的幸福喜悅感:由 0(漠然無趣)- 10(幸福美滿)選擇一個代表您現在生命狀況的指數。
  • 對於生命總值的滿意感:由 0(極度失望)- 10(非常滿意)選擇一個代表您現在生命狀況的指數。

把這個數據寫在一張紙上,或是在您的日誌裡,標上日期。在您接受自我探索與自我創建一年或兩年後,再來比對前後的差距。相信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Ps,我個人的看法,我們不能完全沒有消耗型的DMN,因為每一個情緒感受都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只是我們要學會在該質疑的時候質疑,該選擇不要去相信自動發生的故事的時候,選擇不去相信。畢竟這些跟著人類數萬年的基本情緒是具有協助我們生存的價值,並且在高低起伏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美好。


DMN的形成來源

我相信您一定對於「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的來源感到相當好奇。目前我所收集以及觀察到的有四個來源:

1)根據表徵遺傳學家的觀察,他們相信大腦預設網絡包括基因遺傳下來的家族思考模式。
2)腦神經生物學家在四十年的追蹤採訪研究裏也發現,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從身邊的照顧者,複製了很多言行舉止,思想態度以及感受情緒。這些複製吸收的內容,成為了我們的內隱性記憶,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有意識地回溯它們的來源。
3)根據我多年來做心靈諮商的經驗所獲得的結論,我認為嬰兒在胚胎時期,在母親腹中會複製母親懷胎時期的思想,記憶,以及情緒感受。

4)當我們漫無目的地看電視電影節目或聽故事,部分的故事情節會編寫在我們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裏。

這代表著,我們的大腦,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設定基本操作模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無意識的聽故事以及電視電影在微調我們的基本操作模式。


腦細胞可塑性高,生命是充滿希望的

你是不是擔心,自己的靜下來時的胡思亂想是自己無法忍受的,以後要怎麼辦?先不要急著責怪爸媽跟祖先。讓我給你一個比喻,假設你買了一個去年版的折扣福利手機。開機之後,發現它原廠設定的操作系統版本有點過期了,我們怎麼辦?是不是下載一個新版本的操作系統,我們的問題就解決了?沒錯!我們的大腦預設模式網絡就像是手機的操作系統,可以接受更新。如果你擁有這手機三年,這個手機可能會經過8-10次的操作系統更新。

當我們覺察到我們想要改變的模式,等於是我們開始策劃操作系統的更新。當我們更新到某個程度,你會覺得像是購買了新的手機,整個硬體完全有了新的功能與新的設計。

現在我們既然瞭解我們原有的任何思考模式與感受模式都是可以修改的,我們可以開始思考,我想要達到的是什麼樣子的境界。我希望可以愛自己跟接納自己嗎?我希望我大腦自動跑的念頭,是不滿,憤怒,批判,貶低,醜陋,怨恨嗎?還是希望自己可以時時感到滿足,喜悅?


腦細胞的可塑性

鏡像神經元

科學家近三十年來實驗與觀察的結論,許多動物有鏡像神經元呼應反應的現象,尤其是靈長目(人類與猿類)特別明顯。鏡像神經元呼應反應的現象包括:1)感受與情緒    2)表情    3)肢體的模仿

根據美國「人際腦神經生物學家」的研究結論,嬰兒的大腦在發展情緒感受的時期,如果身邊的照顧者忽略了與嬰兒做情緒感受的互動,包括臉上的表情,說話的聲音,情緒的振動頻等,嬰兒的鏡像神經元沒有獲得回饋,就無法發展這些感受的腦細胞網絡。導致成長後的孩子(或成人)無法辨識情緒感受,或是沒有情緒感受(面癱)。所幸鏡像神經元並不會消失,所以我們如果覺察到自己有缺乏情緒感受細胞發展的狀況,我們可以隨時開始發展,使用網路影片照片,或是請身邊的親友幫忙,應用鏡像神經元來喚醒主導情緒感受的腦細胞。然後再多應用這些腦細胞,創造強大的腦神經網絡,我們就會擁有偵測或感受某特定感受的能力。例如興奮感,歡慶,喜悅,滿足。

腦神經連線網絡

腦神經科學家常說:「一起發電的腦細胞會接在一起;接在一起的腦細胞會一起發電。」(Brain cell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brain cells that are wired together, fire together. )例如:一個孩子每次到麥當勞吃飯的時候,爸媽總是陪伴他玩得很開心,成長後他每次到麥當勞,就會有一點莫名的喜悅反應。開心喜悅感受神經元的突觸(神經元與神經元或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接頭),連上麥當勞的漢堡,以及現場的建築的記憶腦細胞。當他到麥當勞的時候,記憶細胞會帶著突觸連結的開心喜悅感受的細胞群一起發電。

利用這個腦神經網絡的效應,我們可以利用觀想,自我對話,以及其他種種不同的方式,回到過去的創痛點,圓滿當時的創痛,做策略性的大腦編碼,讓我們有徹底的療癒與轉變。


修改預設模式網絡推薦的的基本方向:

1) 提升內在覺察空間與自我覺察能力,我們才能夠覺察到自己DMN所跑的慣性模式。如果希望修改調整自己的操作系統,我們也需要知道下列幾點,才能夠進而針對這個狀態做更新。(a)什麼地方是我們自己不喜歡的,(b)當我們感到不舒服,究竟是什麼感受?是生氣,不滿意,丟臉,羞恥,還是擔心,憂慮。(c)我們希望可以修改調整的是那些?(d)希望朝什麼方向修改調整?

開始能夠靜下來觀察我們自己頭腦的預設網路、頭腦裡面的小聲音,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目前我們正在發展意識之花靜心冥想的練習,後續會分享給讀者。透過意識之花的練習,我們能夠全面的發展覺察能力,創造一個更大的空間包容一切在我們頭腦當中的活動。

2)當我們身體情緒感受的清晰度提升之後, 針對我們所發現希望修改的DMN或者小聲音,我們推薦您開始以溫暖關愛的方式進行自我對話。小聲音,不舒適的感受,或是憤世嫉俗的態度,通常代表了預設模式網絡背後隱藏著一些過去的創痛經驗,等待我們發掘,安撫,療癒。

透過自我對話以及內在角色扮演,我們或許可以理解我們預設網絡形成的相關創痛,以及其代表的未圓滿需求和感受。我們也許能夠安撫這個消耗生命能量的DMN,將它轉化成為我們的動能。實際的操作方法我們後續會有更深入的說明跟介紹。

3)自我對話與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發現來自於上述四種來源的創痛或不良經驗,他們會需要透過種種步驟來達到圓滿或療癒的效果。由於每一個案例都有不同的需求,也有可能需要不同的療癒步驟,請恕我們無法提出一個大家皆可使用的方案。

4)想要創造我們希望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DMN),我們會需要創立新的腦神經連線網絡。如何創立新的腦神經連線網絡呢?我們訓練自己的大腦去學習並且建立新的正向迴路:聚焦在感恩、欣賞、美好、舒適、滿足、滿意、有價值、興奮、喜悅、關懷等狀態,不但透過不斷重覆、理性邏輯上去學習這些狀態,同時也讓自己在情感面能夠好好感受感覺這些狀態在身體的反應。慢慢地我們的DMN就會開始自動應用這些新的良好感受的網絡,也就是說,我們提高了自己享受美好與體驗正向感受的能力;我們創建了良好的內在世界。

5)當我們的DMN發展出內在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溫柔,寬容,關懷,同理,照顧,愛護,尊重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互動的時候,這些特質也會逐漸地展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的人際關係會更自然融洽,鞏固連結感與歸屬感。

6)根據上述有關鏡像神經元的理論,我們可以重新建立或鞏固正向感受的腦神經網絡 neural network:例如興奮,喜悅,雀躍,美感,欣賞等。例如,我們可以很明顯的覺察到,每個人的笑點高低不同,而且有時候差距很明顯。笑點高的人表示喜悅的腦細胞發展有缺失。笑點低的人,表示喜悅的腦神經網絡發展很強大。所幸鏡像神經元並沒有消失,所以我們可以尋找或創造機會(例如從YouTube找歡笑的影片,練習去感受他們的歡笑,跟著他們一起笑),讓我們共振這些感受,並且重複練習,鞏固神經網絡。

7)發展關懷照顧腦神經迴路 Care Circuit:以關懷與照顧他人為核心出發點,對他人提出貢獻,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自我存在價值與意義。當我們看到受自己照顧的人獲得收穫,或是感到滿足,我們也會有欣慰的滿足感。自願樂意主動付出 的照顧,對方在樂意接受的狀況 下,雙方都會獲得快樂,喜悅,以及更深層的連結感 。

註:有關科學家現在已經觀察到的人類腦神經感受與動力迴路(circuits),未來將會另外撰文詳細說明。

從今天開始,步向寧靜喜悅的內在世界

希望您從上列的內容獲得許多禮物。也希望您了解,您有力量改變您的生命。從今天開始,如果您開始應用這裡所提供的基本練習,我保證您的生命將會逐漸步向美好。

以上所分享的內容來自於累積下列:1)我個人十多年來靈性成長與諮商的經驗,形而上學的知識經驗。2)最近5年多來面對自己眾多的童年創痛經驗,以及療癒祖先遺傳的創痛經驗(表徵遺傳學),研讀眾多國外學者專家的專業經驗知識,包括人際腦神經生物學,社會心理研究,非暴力溝通以及心頻共振語言,家族排列,九型人格平衡,生物人類學等。3)以及兩年半來與宇宙說啥團隊團員互動觀察與協助療癒的經驗

我了解華人歷史以及社會慣性,知道我們大多數人的腦神經預設模式網絡都是呈現紊亂的狀況。我既然能夠克服我大腦原有的痛苦模式,創造出幸福喜悅的生命,並且也協助團員大幅度的改善他們的內在世界與人際關係。我非常希望可以對眾生也有所貢獻。

我們的使命是提供知識,療癒工具與理念,協助每一個有意願的人,擁有「創造寧靜喜悅的內在世界,和諧高聯結感的人際關係,以及幸福美滿的伴侶關係」的能力。並且協助參與者建立互相激勵與支持成長的心靈部落。

我們將會籌劃免費的引導式靜心影片,協助您找到寧靜的心。未來也會線上講座以及實體工作坊,設立「生命大學」與「幸福研究所」。如果您希望可以獲得免費贈品以及其他訊息,歡迎您在本文下方訂購電子報。


本文作者(以及著作群)吸收並靈活應用下列國外專家理念與著作內容:
Sarah Peyton, Beatrice Beebe, Daniel Seigel, Daniel Goleman, Jakk Panksepp, Joe Dispenza, Bruce Lipton, Paul Ekman, Brene Brown, Marshall Rosenberg。

協作:Sylvia Chen,陳巧蘋。

Processing…
Success! You're on the list.